厓山行

三宫衔璧国步绝,烛天炎火随风灭。

间关海道续萤光,力战厓山犹一决。

午潮乐作兵合围,一字舟崩遂不支。

樯旗倒仆百官散,十万健儿浮血尸。

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犹有孤臣卧小楼,南面从容就刑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厓山战役的悲壮场景。首句“三宫衔璧国步绝”暗示了国家命运的危急,宫中珍宝象征着国家的尊严,而“烛天炎火随风灭”则形象地展现了战火的猛烈和局势的绝望。接下来,“间关海道续萤光”描述了在艰难的海上,残存的力量犹如微弱的萤火,但仍坚持战斗。“力战厓山犹一决”表达了战士们誓死抵抗的决心。

“午潮乐作兵合围”预示着悲剧的来临,潮水上涨伴随着敌人的合围,形势愈发严峻。“一字舟崩遂不支”描绘了船只的崩溃,显示出力量的悬殊和败局已定。“樯旗倒仆百官散”写出了战败后的混乱与溃逃,官僚阶层四散奔逃。“十万健儿浮血尸”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大量士兵英勇捐躯。

“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表达出对苍天无援的哀叹,连香火也无法幸免于战火。“犹有孤臣卧小楼,南面从容就刑戮”以孤臣的最后身影收尾,展现出一种悲壮的忠诚,即使面临死亡,也依然保持尊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厓山之战的惨烈和忠臣的英勇,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悲剧色彩。

收录诗词(201)

张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龙行

烛龙烛龙,女居阴山之阴,大漠之野。

视为昼,瞑为夜。吸为冬,嘘为夏。

蛇身人面发如赭,衔珠吐光照天下。

天地宽,日月小,乌兔盘旋行不了。

穷阴极漠无昏晓,女代天光补天眇。

女乃不知日被黑子遮,月为妖蟆食。

五纬无精光,万象尽夺色。

下民媕菼皆昏惑,烛龙烛龙代天职。

胡不张尔鬣,奋尔翼,磨牙砺爪起图南,遍吐神光照南极。

补缺兔,无损伤。正畸乌,不倾昃。

妖蟆黑子纷诛殛,重光重轮开万国。

胡为藏头缩尾穷阴北,坐视乾坤黯然黑。

乾坤若崩摧,吾恐女龙有神无处匿。

形式: 古风

白翎雀

真人一统开正朔,马上鞮鞻手亲作。

教坊国手硕德闾,传得开基太平乐。

檀槽谽谺凤凰腭,十四银镮挂冰索。

《摩诃》不作《兜勒》声,听奏筵前《白翎雀》。

霜皬皬,风壳壳,白草黄云日色薄。

玲珑碎玉九天来,乱撒冰花洒毡幕。

玉翎琤珄起盘礴,左旋右折入寥廓。

崒嵂孤高绕羊角,啾啁百鸟纷参错。

须臾力倦忽下跃,万点寒星坠丛薄。

䂮然一声震龙拨,一十四弦喑一抹。

鴐鹅飞起暮云平,鸷鸟东来海天阔。

黄羊之尾文豹胎,玉液淋漓万寿杯。

九龙殿高紫帐暖,蹋歌声里欢如雷。

《白翎雀》,乐极哀。节妇死,忠臣摧。

八十一年生草莱,鼎湖龙去何时回?

形式: 古风

怯薛行

怯薛儿郎年十八,手中弓箭无虚发。

黄昏偷出齐化门,大王庄前行劫夺。

通州到城四十里,飞马归来门未启。

平明立在白玉墀,上直不曾违寸晷。

两厢巡警不敢疑,留守亲侄尚书儿。

官军但追上马贼,星夜又差都指挥。

都指挥,宜少止。

不用移文捕新李,贼魁近在王城里。

形式: 古风

伍拿罕元帅斩新李行

中原恶少称新李,八尺长躯勇无比。

铁枪丈二滚银龙,白面乌骓日千里。

攻州劫县莫敢撄,乌羊浑脱缦胡缨。

轻车壮士三十两,战则为阵屯为营。

殿前将军不敢搏,羽林孤儿甘受缚。

柳林道上掠宝车,独树堆边劄毡幕。

吐蕃老帅西南来,虎头不挂三珠牌。

弊裘羸马失故态,宝刀绣涩盔生埃。

步入中书谒师相,愿请长缨三百丈。

生缚凶魁献至尊,不使朝廷乏名将。

相臣入奏大明宫,玉音特赐天厩骢。

亲军百骑备两翼,綵旗尽出东华东。

硬弓二石力逾弩,长驱夜走涿城下。

土冈无树著伏兵,两阵相当如怒虎。

弯弯弓弰抱团月,点点枪尖飞急雪。

神骓未随白羽仆,贼颅已逐青萍缺。

一骑平原报捷归,天狗有声流作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