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雍篪公惠诗垂忆依韵奉报

劫火昆明万事隤,壮心初向镜边灰。

休文座上人非少,庾信江南赋独哀。

满眼干戈疑去住,百年家国重徘徊。

遥知檐日题书恨,泪裛新诗惨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龚鼎孳所作,名为《伯父雍篪公惠诗垂忆依韵奉报》。诗中表达了对昆明劫难的沉痛回忆和个人壮志消磨的情感。首句“劫火昆明万事隤”描绘了昆明遭受的巨大灾难,一切似乎都已崩溃瓦解。接着,“壮心初向镜边灰”暗指诗人内心的失落,壮志如同镜中的灰烬。

诗人感慨万分,提到“休文座上人非少,庾信江南赋独哀”,借用了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和庾信的典故,表达在战乱中人才凋零,唯有庾信的江南哀歌最为悲凉。接下来,“满眼干戈疑去住,百年家国重徘徊”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忧虑。

结尾两句“遥知檐日题书恨,泪裛新诗惨不开”直抒胸臆,诗人想象自己在阳光下题写诗篇,却因心中悲痛,连新诗都无法写出欢快之语,泪水浸湿了诗句,显得格外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

次公礼法醉全宽,岸帜高吟一水寒。

乱后江声仍北固,座中人影半南冠。

自伤钩党名曾噪,颇怪坑儒策未完。

狎客冷消三阁烬,却留寄字满琅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舟过秦邮喜晤铁山司空

芒砀天低万马秋,垂纶乞食老沧洲。

贫厨浊酒宽霜鬓,高枕青山笑敝裘。

江左竟挥王导涕,人间并忌李膺舟。

蓬蒿客过还深掩,莫遣尘侵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牧斋先生韵为丁继之题秦淮水阁

开元白发镜中新,朱雀花寒梦后春。

妆阁自题偕隐处,踏歌曾作太平人。

乌啼杨柳仍芳树,鸥阅风波有定身。

骠骑武安门第改,一帘烟月未全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盛顺伯归丹阳

人雒相看鬓发苍,十年踪迹阻沧桑。

畏途自懒嵇中散,古道难忘盛孝章。

龙卧东京留党锢,乌啼北寺共星霜。

樽前欲别重牵袂,辇路长秋过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