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林夜方久,南月影频移。
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处时的孤寂与思索之情。"北林夜方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北林即是远离喧嚣的深林,而夜未央则是时间的延伸,给人以无尽的思考空间。"南月影频移"则展示了月亮在夜空中的移动,这种自然景象增添了一份动感与变化。
诗人的目光投向了飞鹊,"何啻飞三匝"中,"何啻"指的是何处,"三匝"即是远方。飞鹊成了诗人心境的写照,它在遥远的地方飞翔,但却未能停留在某一枝头,似乎也在寻觅着什么。这不仅反映了鸟儿的不安,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渴望找到一个稳定的依托,却又感觉到一种无法达到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感和对远方自由的向往。同时,这种情感的表达也颇具哲理,暗示了人生在时间面前的渺小与无常,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永恒追求。
不详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绿畴。
树交花两色,溪合水同流。
竹径春来扫,兰尊夜不收。
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鹊巢性本高,更在西山木。
朝下清泉戏,夜近明月宿。
非直避网罗,兼能免倾覆。
岂忧五陵子,挟弹来相逐。
冉冉红罗帐,开君玉楼上。
画作同心鸟,衔花两相向。
春风正可怜,吹映绿窗前。
妾意空相感,君心何处边。
持宪当休明,饬躬免颠沛。
直绳备豪右,正色清冠盖。
寄切才恨薄,职雄班匪大。
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
简牍时休暇,依然秋兴多。
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
庭树凌霜柏,池倾萎露荷。
岁寒应可见,感此遂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