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二首(其一)

翠蛾轻晕斗春红,香暖燕泥融。

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

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鉴赏

这首《朝中措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静谧画面。

首句“翠蛾轻晕斗春红”,以“翠蛾”比喻女子的双眉,轻施淡妆,与春日的红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柔美和谐的春日景象。接下来,“香暖燕泥融”一句,通过燕子在温暖的空气中筑巢,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鼓声与箫声,新烟与淡月,分别代表了热闹与宁静,喧嚣与幽雅,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静谧的氛围。院落中的鼓声与室外的月色形成对比,展现了夜晚庭院的别样风情。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三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清明与花朝是春季的重要节日,而“宿酒频中”则暗示了主人公在节日之后的沉醉与回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两句,将画面聚焦于室内,通过“小屏闲睡”描绘了主人公在屏风前的悠闲姿态,而“绿阴更比愁浓”则巧妙地将绿意盎然的环境与内心的愁绪联系起来,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朝中措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春日闺房的静谧之美,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二首(其二)

片时春睡梦难寻,重见短墙阴。

一样绿肥红瘦,断肠偏是而今。

燕支澹注,雨中人远,画里愁深。

倚醉满烧银烛砌,蛩诉出秋心。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押[侵]韵

烛影摇红四首(其一)

叠鼓收寒,试灯风小珠帘卷。

玉梅消瘦倚窗枝,蟾月窥人浅。

十里银笙钿管,簇行云铜街绣软。

不如休去,花影重门,繁星一院。

谁念何郎,宿醒未解吟诗倦。

枕屏清泪溅潇湘,蜜炬香心短。

闲里华年自换,漏沈沈、天长信远。

春眠困顿,犹梦婆娑,舞葱歌茜。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四首(其二)

润涩琴丝,暗敲窗竹人初定。

胆瓶清瘦小桃枝,屏底娟娟影。

象局娇嫌袖冷,倚琼箫闲销夜永。

红牙按到,自琢新词,缓吟细听。

摇曳无端,恰如烟袅沈香鼎。

曲中约略度残更,淅淅檐声静。

锦瑟华年谩省,笑何曾、柔乡醉醒。

歌楼银烛,第一难忘,恁时风景。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四首(其三)

风叶堆廊,露苔凝砌秋凉早。

不关情处猛相思,曾印双鸳小。

弹指欢悰似扫,翠帘空房栊静窈。

秋千影里,一径蘼芜,蟪蛄啼老。

休展金奁,泪痕犹沁新诗稿。

曲屏低枕卧湘烟,红破灯花笑。

锦瑟华年过了,醉还醒、愁多梦少。

断魂寻去,只有银蟾,夜深偷照。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