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四首(其三)

风叶堆廊,露苔凝砌秋凉早。

不关情处猛相思,曾印双鸳小。

弹指欢悰似扫,翠帘空房栊静窈。

秋千影里,一径蘼芜,蟪蛄啼老。

休展金奁,泪痕犹沁新诗稿。

曲屏低枕卧湘烟,红破灯花笑。

锦瑟华年过了,醉还醒、愁多梦少。

断魂寻去,只有银蟾,夜深偷照。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哀伤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词中以“风叶堆廊,露苔凝砌秋凉早”开篇,营造出一种秋日清晨的清凉与寂寥氛围,暗示着主人公情感的冷落与疏离。

“不关情处猛相思,曾印双鸳小”两句,看似矛盾,实则深刻。前句“不关情处猛相思”表达的是在不经意间,对某人或某事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波动,后句“曾印双鸳小”则可能暗指曾经的美好回忆,或是对过去亲密关系的怀念。这种情感的突然涌现与过去的美好形成对比,增加了词作的情感层次。

接下来,“弹指欢悰似扫,翠帘空房栊静窈”描绘了短暂欢乐后的空虚与寂寞,如同弹指间的欢愉转瞬即逝,留下的是空荡荡的房间和深深的寂静。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状态的描述,也可能隐喻了人生中的诸多美好瞬间易逝,令人感慨。

“秋千影里,一径蘼芜,蟪蛄啼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秋千的影子、蘼芜的荒径、蟪蛄的哀鸣,构成了一幅充满衰败感的画面,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休展金奁,泪痕犹沁新诗稿”表达了主人公不愿面对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通过写作来寄托哀愁。这里的“金奁”可能象征着珍贵的记忆或情感的载体,而“泪痕犹沁新诗稿”则表明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最后,“曲屏低枕卧湘烟,红破灯花笑。锦瑟华年过了,醉还醒、愁多梦少。断魂寻去,只有银蟾,夜深偷照。”这一段充满了象征与隐喻。主人公在夜晚的寂静中寻找慰藉,但最终只能依靠梦境和月光(银蟾)来陪伴自己。这里不仅体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也暗示了生命中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失去与孤独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深深怀念。词中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四首(其四)

鹤怨猿惊,访邻寻里都非旧。

款门溪竹一枝无,莫问堂前柳。

梁燕移巢去久,土花斑苍苔半亩。

煮茶院落,烧笋光阴,几时能又。

卷尽荷钱,拗莲作寸还伤藕。

不如蒲苇早飘零,却待秋风后。

那更当歌对酒,算空留、千金敝帚。

向人青眼,只有西山,倚栏窥牖。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玉楼春

燕子来时天已暝,海棠开后寒犹劲。

片云笼月月笼花,花下珠帘帘外影。

银烛点残芳酒冷,荼蘼枕上余香靘。

玉儿春睡太瞢腾,一夜东风吹不醒。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清平乐七首(其二)

画楼吹角,酒醒灯花落。

梅未开残风又恶,今日元宵过却。

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

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七首(其三)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