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内心感受。开篇“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秖长贫”两句,诗人坦言尽管日复一日地阅读书籍,但始终未能有所成就,终究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淡然处之的态度。
接下来的“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缺乏期待,甚至对自己一生未能有所建树的预感。诗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更愿意安于现状,静享晚年。
“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林之中的景象。这里的“中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中岳嵩山,而“南原”则是一个比较泛指的称呼,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附近的一片开阔地带。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入,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宁静。
最后,“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两句,则表达了一种病中感慨。长时间的疾病让诗人感到身边缺少关怀,唯有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儿啄食树枝的声音,为他带来了些许慰藉。这也从侧面映射出诗人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奈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亲近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一种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