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尽道灭翁今灭门,那知灭字塞乾坤。
道渠已灭不曾灭,总不是渠真子孙。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了惠所作的《悼灭翁(其二)》。诗中以"尽道灭翁今灭门"开篇,表达了人们对灭翁遭遇的普遍认知,认为他的家族已经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诗人紧接着以"那知灭字塞乾坤"转折,暗示灭翁的"灭"并非字面上的毁灭,而是更深层次的含义,可能指精神上的灭绝或超越。
"道渠已灭不曾灭"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见解,认为灭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被消灭,但实际上他的道或精神并未真正消失。最后两句"总不是渠真子孙"则强调,真正的灭翁并非他表面上的后代,而是那些未能继承其精神实质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探讨了"灭"的深层含义,以及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体现了释了惠独特的禅宗视角和对生死、传承的哲学思考。
不详
咬牙齧齿骂松源,四海五湖洪浪奔。
天目山云梁渚月,就中嘲谤不成冤。
佛心之子毒蛇心,欢喜无端变作嗔。
五处住山开毒口,不知喷杀几多人。
玉砌晓光寒,家风个样生。
须知平白处,著脚是深坑。
日暮下山投宿处,风前闻客诵经时。
分明此处此时节,总在目前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