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书事(其一)

官居尽日閒,随意自消遣。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官府时的日常与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官居尽日閒”,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悠闲。接着,“随意自消遣”一句,透露出诗人自在的生活态度,他不拘泥于官职的束缚,而是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诗人走出官府,眼前是一片清澈的河水,微风吹过,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仿佛一条条长长的丝带在水中缓缓旋转。这幅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诗人继续行走,烟雾缭绕的山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落叶在霜的映衬下呈现出新的色彩,增添了几分秋意的韵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诗人感叹于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也意识到一年四季的更迭,时间的流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思考。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诗人由此联想到,无论是人间还是天地之间,都有值得留恋之处。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包容与欣赏。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随着季节的变化,手指触感的温度也随之改变,诗人注意到地气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回到家中,诗人点燃青色的灯火,在高高的帽子下阅读经典书籍。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学者形象,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随遇而安,以及对无法见到古代贤者的遗憾。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适生活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同时融入了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时书事(其二)

墙东古杨树,秋来已憔悴。

非无岁寒心,政以枝条脆。

阳春敷新荣,生育不择地。

依依杨柳枝,风前舞娇翠。

娇翠虽至柔,中有生生意。

形式: 古风

岁时书事(其三)

夜长何漫漫,谁为劳者辞。

致身清明朝,谁为感遇诗。

古来贤达士,气志不肯卑。

曳裾非素习,不过祈人知。

一言偶相契,遂踵萧何规。

呜呼今不然,车马日以驰。

朱门极富贵,长途多寒饥。

立身荣辱中,每见无不为。

平生毅然节,反为今所亏。

赧颜度朝夕,同队如小儿。

结茅枕吴羌,清名万代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岁时书事(其四)

束发能缀文,未解知其奥。

脩绠汲渊源,所得是潢潦。

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古意愈简淡,新说恣颠倒。

如何十日曝,只望阴雨膏。

闭门觑天功,时至学自到。

形式: 古风

岁时书事(其五)

霜色白皑皑,与雪竟无间。

不独齐国人,凌晨歌瓮饭。

古瓦灿奇葩,纤微分六瓣。

云寒晓不开,雍雍有孤雁。

犹记前十年,蹑舄青螺绾。

舒徐酌细泉,委折登危栈。

独恨来仓卒,野服未易办。

去年买小舟,敛板作微宦。

荒凉屋数椽,门外多车輚。

旋呼市居人,觕葺如缝绽。

寂坐冬夜深,霜风吹两骭。

旧书不敢废,官事不敢慢。

达哉漆园翁,出处任鹏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