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其一)闺病

海棠夜向西风哭。瘦损枝头玉。

秋雨冷啼妆,半枕红痕,泪染罗裙绿。

药烟细袅湘帘曲。镜掩芙蓉褥。

闲杀画眉人,懊恼文君,倒犯相如狱。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醉花阴·其一》(闺病)是尤侗所作,以海棠为引,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词的开篇“海棠夜向西风哭”,通过拟人手法,写海棠在秋夜西风中凋零,象征着女子的哀愁与孤独。"瘦损枝头玉"进一步描绘了海棠的憔悴,暗喻女子的消瘦和内心的痛苦。

接下来,“秋雨冷啼妆,半枕红痕,泪染罗裙绿”描绘了女子在秋雨中独自哭泣,泪水打湿了枕头,连衣裙都染上了绿色,表达了她深深的忧郁和思念之情。"药烟细袅湘帘曲"则暗示了女子可能因病而服药,湘帘后的场景显得更加凄凉。

最后三句“镜掩芙蓉褥,闲杀画眉人,懊恼文君,倒犯相如狱”,女子对着镜子,无法排遣寂寞,画眉鸟也因无所事事而显得无聊。她的心情如同卓文君那样懊恼,仿佛自己陷入了司马相如那样的困境,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海棠、秋雨、药烟等意象,以及人物的内心独白,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哀怨与苦闷,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醉花阴(其二)寒食

春光百五浑依旧。细雨宵来凑。

未到落红时,默默东风,已向桃花咒。

江城客居孤单候。白日清寒透。

天意也销魂,捲尽疏烟,禁得垂杨瘦。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双调望江南(其一)西山烧香曲

清早起,天色趁新晴。

飞鬓斜拖双燕翠,画衣薄衬小鸦青。素裹玉丁丁。

回镜照,时样称人情。

多分拼教游子看,私先殃及侍儿评。公论是轻盈。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双调望江南(其二)西山烧香曲

呼女伴,好趁一春闲。

红板浪船行缓缓,白藤山轿坐端端。低扇避人看。

拜佛罢,本意不相关。

戏买粉孩敲木棒,强分叶子赌金环。图得大家顽。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杏花天.旅思

消磨白日浑无计。算只有短眠长睡。

归梦做来千万次。纸上重重牢记。

相思样子都相类。换不出思乡新意。

悬知闺梦多佳事。得个书儿题寄。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