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山寺有谢公井存焉

谢公当日此徜徉,千载空馀一径荒。

林壑久应无小草,石泉今即是甘棠。

江山似恨功名误,花竹犹含笑语香。

投老西州知不反,可堪垂涕笛筝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宿东山寺有谢公井存焉》。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谢公的追思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联“谢公当日此徜徉,千载空馀一径荒。”以“徜徉”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谢公当年游历此地时的悠闲自在,而“千载空馀一径荒”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后,昔日的足迹已成荒径,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颔联“林壑久应无小草,石泉今即是甘棠。”通过“小草”的消逝和“石泉”成为“甘棠”,隐喻了时光的无情与变迁的必然,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惋惜之情。

颈联“江山似恨功名误,花竹犹含笑语香。”将江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色彩,表达出江山似乎在责怪功名的追求导致了美好的失去,而花竹依然散发着香气,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永恒。

尾联“投老西州知不反,可堪垂涕笛筝傍。”诗人以自己的晚年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改变历史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对谢公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元亮

水宿山行十日归,李侯应恨尺书迟。

遥知雨别风流后,直到秋高木落时。

负郭生涯千亩竹,长年心事四愁诗。

与君家世如兄弟,岁晚同为丘壑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汪相韵

几年东阁叹差池,忽见溪山照紫微。

千里欢传旌节至,一城争看锦衣归。

敢言刺史分符宠,幸遇诸生鼓瑟希。

早晚九重宣诏急,紫阳山下驿尘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乐潜

从渠儿辈错书獐,自写新诗细作行。

门外满生书带草,林间知有德星堂。

流匙已厌青精滑,蘸甲须尝白堕香。

秖恐笑谈须此老,又教天下起冯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蔡天任二首(其一)

远屏郊园谁复过,支筇立到暮钟时。

苦无啼鸟坐春去,时见好山缘竹低。

行逢邻僧语一则,绝胜饮客呼三迟。

人间万事不关我,以壳自遮如冻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