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五)

涧底白头僧浣衣,云间童子负薪归。

幽栖更羡投林鸟,半巳寻巢半巳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中景象。首句“涧底白头僧浣衣”,描绘了山涧深处,一位白发老僧正在溪边洗涤衣物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禅意。接着,“云间童子负薪归”,画面一转,展现了一位山中小童在云雾缭绕之中背着柴火归来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的和谐。

“幽栖更羡投林鸟,半巳寻巢半巳飞”这两句,将视角转向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投林鸟象征着自由与回归,它们或已找到自己的巢穴,或还在空中飞翔,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这种对自然生活和内心归宿的渴望,与前两句的静谧与平和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静美与禅意,以及对自由与归宿的深深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六)

千寻古木巳无柯,万丈深渊不起波。

此日胜游他日记,落花时节到中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七)

东海西头是我家,门前花径接鸥沙。

三年别后徒多恨,敢道诗书读五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八)

山行十日只逢僧,尽道蒙恩报未曾。

共上峨眉望宫阙,祥云五色绕三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九)

奉诏名山作胜游,壮怀如水不停流。

今朝独坐峨眉顶,一览端能隘九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