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愚公所作的《悼内二首》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以花、月、粉、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清雅的氛围,将情感寓于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思念。
首句“花朝半与蕊珠飘”,描绘了春日花开花落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文魄虽寒尚可招”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亡妻的灵魂比作“文魄”,即使在寒冷中,诗人依然希望能够将其召回,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渴望。
“鬓影隔花芳迹断,衣香伴月腻痕销”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花影与鬓影相隔,衣香与月光相伴,却无法弥补两人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生离死别的残酷现实。
“空馀指粉青编印,冷入琴言素轸凋”则通过具体的物品——指粉和琴,来寄托对亡妻的思念。指粉可能是指女子化妆用的化妆品,而琴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乐器,这里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指粉的“青编印”和琴弦的“素轸凋”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
最后,“一幅画图谁得似,芳怀那许个人描”表达了诗人对亡妻形象的追忆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他认为,没有任何一幅画能够完全描绘出亡妻的美丽与温柔,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或描绘出她内心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