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屏山上西江曲。深处落梅寒簌簌。
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
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
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春晓曲·回文》是一首独特的回文诗,即正读反读皆成诗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早春清晨的画面。"小屏山上西江曲",画面从静谧的山屏和蜿蜒的江水开始,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深处落梅寒簌簌",通过"落梅"和"寒簌簌",传达出早春梅花凋零时的冷寂与凄美。接下来的两句"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则切换到室内景象,描绘了晨光照耀下菱花如胭脂般娇艳,而夜晚残灯下,烛火摇曳,绿色的灯穗更显幽香。
"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装扮,草丛中的鞋子、钗子闪耀着金色,花丛中碧绿的钩幡仿佛胜过美玉,展现了女性的精致与华贵。
最后两句"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以"绕凤双簧"的乐器声和"蜡炙新"的温暖,暗示了春日的到来,同时也以"惊破霜溪竹"的动态,打破寂静,寓意生机勃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构思巧妙,通过回文的形式,既展现了早春的景色,又融入了女性生活的细节,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竹溪霜破惊春早。新炙蜡簧双凤绕。
玉胜幡钩壁里花,金钗袜刬阶头草。
绿脂香卷穗灯残,红粉赭开菱鉴晓。
簌簌寒梅落处深,曲江西上山屏小。
含桃着雨花如雪。井边吹落春云叶。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裁衣翻样子。
压线盘金篚。十五小裙腰。能留线几条。
山鸡栖罢乌啼树。迎人烧尽柑红炬。复钥下铜鱼。
车前一幰除。褥花尝对缝。羞见双鸳控。
渐减玉炉烟。人眠故未眠。
宜城二月莺啼早。罗敷十五双鬟小。锦带约桑钩。
使君南陌头。连钱嘶日暮。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罗敷自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