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前步入草庵

山外多兰若,无从避俗喧。

谁知翠微里,别有桃花源。

细石丛峰径,长松隐寺垣。

绿阴秋意好,吾欲卧云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奎光的《自山前步入草庵》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隐逸图景。首句“山外多兰若”,以“兰若”(指寺庙或修行之处)暗示山中的清净之地,远离尘世喧嚣。次句“无从避俗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谁知翠微里,别有桃花源”,运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在深山之中发现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之所,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细石丛峰径,长松隐寺垣”细致地描绘了山径的景致,小径两旁是细石与丛峰,而远处则是隐没在松林中的寺庙围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绿阴秋意好,吾欲卧云根”,通过“绿阴”和“秋意”渲染出一种宁静的秋日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此处归隐,与自然融为一体,过上闲适的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1)

顾奎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滩

楚江多危滩,急涧束岩崿。

水流本不竞,有激怒而作。

风声增飕飗,雪点飞喷薄。

篙工用力齐,勇进竟前却。

当时五溪地,神禹遗疏瀹。

胡然劳后人,小智事锤凿。

吴侬便舟楫,习险无惊愕。

须臾即安澜,徙倚拾蘅若。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雨中泊朱红溪

白雨冒千山,清泉散万壑。

云岚互冥濛,雷电辄间作。

祫衣生微寒,蓬窗坐萧邈。

书卷陈古今,抗心良有托。

物役谁能辞,尘缨由自缚。

绕林姑恶鸣,侧岸藤花落。

形式: 排律

六月朔得谔斋弟书(其一)

闻道慈闱健,平安得汝书。

别来儿女大,深忆弟兄孤。

边徼犹羁宦,家山未定居。

今宵归梦好,暂遣旅愁除。

形式: 五言律诗

六月朔得谔斋弟书(其二)

窃禄成濡滞,离家有岁年。

每听连夜雨,更忆对床眠。

任性难谐俗,谋身拙信天。

宁知折腰后,种秫尚无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