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菡联

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报国效驰驱,最堪钦醇谨老成,宠贲丝纶邀定论;

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深情缅怀李菡,字句间透露出对李菡的敬仰与怀念。上联“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赞颂李菡在朝廷中长达三十年的贡献,担任重要职务,勤勉尽责。接着“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进一步描绘李菡的声望与影响力,不仅在安徽(皖水)地区,甚至远播至四川(巴江),其德行与才华深受人们推崇。

下联则转而表达个人情感。“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表明自己作为李菡的晚辈,曾受教于他,但深感自己的不足与遗憾。接着“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以历史人物王粲和杜甫的遭遇,暗喻李菡生前的坎坷命运,强调其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最后“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表达了对李菡去世的哀悼,以及希望将他的精神与学问传承下去的愿望。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引用历史典故,既展现了李菡的卓越成就与高尚品德,也抒发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师道与友情的重视。

收录诗词(69)

方浚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孙家珏联

以秀才官二千石,遇诚荣哉,曾记得风檐共草、水榭看花,何等豪情逸兴,蓦地里乡关频战伐,羡书生投笔,入参幕府,元戎赏鉴,争列剡章,抚字正劳心,讵梦中旗鹤先迎,可怜嵇阮深交,长笛一声添旧恨;

随名王获数万俘,功亦伟矣,怎禁他蜣吉转丸,蚍蜉撼树,竟教换羽移宫,荷天恩甘陇再驰驱,奈贺兰山险,藏遍么么,灵武城空,荒连沙漠,弥留难瞑目,况堂上金萱垂暮,顿使崔卢增恸,素琴三叠发新吟。

形式: 对联

挽张树珊联

识面我无缘,名在江淮,百战功勋万人敌;

出师公未捷,气吞云梦,一生忠勇九重知。

形式: 对联

挽李福泰联

棘院幸追随,登楼赏月,把酒论文,忆五夜秋风,回首可怜成梦里;

桂林移使节,坠雨才歌,落星遽赋,对一江春水,伤心犹自盼公归。

形式: 对联

挽罗悼衍联

自濂洛关闽而后,罕证薪传,惟公东粤挺生,本儒术,作名臣,体用兼赅,六子阶梯堪并足;

哭倭曾朱吴以来,又惊木坏,顾我西州增感,省孤衷,惭末学,渊源空托,卅年门馆最伤心。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