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

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

城南穷巷有佳人,不索宾郎常晏食。

赤铜茗碗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

上有龙文下棋局,探囊赠君诺已宿。

此物已是元丰春,先皇圣功调玉烛。

晁子胸中开典礼,平生自期莘与渭。

故用浇君磊隗胸,莫令鬓毛雪相似。

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鸡苏胡麻留渴羌,不应乱我官焙香。

肥如瓠壶鼻雷吼,幸君饮此勿饮酒。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手持黑色的圭和青色的璧,却在暗中赠予他人,他们无法辨识。
城南一条贫穷的小巷里有个美人,她不需宾客陪伴,常常独自用餐。
红色铜制茶碗上雨滴斑驳,银色的米粒反射出光芒,仿佛能破颜而笑。
碗上刻有龙纹,下有棋盘,我把这礼物送给你,承诺早已在心中。
这是元丰年间的春物,见证了先皇的圣明功绩,如同调和美酒的玉烛。
晁先生胸中有深邃的学识,他一生期待如莘莘学子般清澈如渭水。
所以我用它来洗涤你的烦忧,别让你的头发像白雪一样早白。
在弯曲的小几旁,围着蒲团,我们倾听煮水声,如车轮滚动在羊肠小道。
鸡苏和胡麻的香气留住口渴的人,但请不要打扰我官府的烘焙香韵。
茶如大壶,沸水如雷鸣,希望你喝下这杯,而不是酒。

注释

玄圭:黑色的玉器,象征权力。
苍璧:青色的玉璧,古代礼器。
暗投:秘密赠送。
佳人:美女。
宾郎:宾客,这里指情人。
银粟:银色的米粒。
龙文:龙形图案。
玉烛:比喻明亮的月亮或美好的生活。
晁子:对晁先生的尊称。
莘与渭:比喻贤良的学者。
磊隗胸:形容内心烦忧。
煎成车声:形容煮水声如车轮滚动。
官焙:官方的烘焙活动。
鼻雷吼:形容沸水翻滚的声音。
勿饮酒:劝诫不要饮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名为《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诗中,诗人以玄圭和苍璧比喻珍贵之物,暗喻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他提到城南佳人般的友人,生活简朴却品性高洁,暗示了友情的真挚。

诗人接着描绘了精致的茶具,如赤铜茗碗上的雨痕和银粟的光泽,以及龙纹棋局的图案,这些都是他要赠予友人的礼物,寓意深厚。他还提及这些物品来自元丰年间,象征着皇室的荣耀和历史的积淀。

诗人晁子胸怀大志,如同古代贤士期待辅佐君王,而赠茶之举则是希望朋友能借此振奋精神,避免因忧虑而过早白头。煮茶的场景温馨而富有诗意,鸡苏胡麻的香气与官家烘焙的香料形成对比,增添了趣味。

最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茶水如壶鸣般醇厚,劝诫友人品尝此茶即可,不必再饮酒,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健康的关心。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通过赠茶这一日常小事,寄寓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期许。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

故持茗碗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形式: 古风

以古铜壶送王观复

随俗易汩没,从公常纠纷。

我观王隆化,入莸不改薰。

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

爱君古人风,古壶投赠君。

酌酒时在傍,可用弭楚氛。

问君何以报,直谅与多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

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

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

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

我昔颇复喜墨卿,银钩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

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

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

试留此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

形式: 古风

以皮鞋底赠石推官三首(其三)

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

踏定太冲脉,壁上挂着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