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生韵(其一)

谈经声教溢桥门,底事于今谁共论。

去国有心悬白日,忧天无语对黄昏。

从吴北学怀张陆,佐汉宗儒鄙叔孙。

愧我不材耽栎社,置身丘壑漫称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锦所作的《和吴生韵(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谈论经书、声名远播的学者形象,却在当今无人与之共论学问,表达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首联“谈经声教溢桥门,底事于今谁共论”描绘了这位学者在桥边传授知识、声名远播的情景,却感叹现今无人能与他共同探讨学问,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颔联“去国有心悬白日,忧天无语对黄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忧虑的情绪。学者内心渴望为国效力,却只能在白日时分空有此心;面对未知的未来,只能在寂静的黄昏默默担忧,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

颈联“从吴北学怀张陆,佐汉宗儒鄙叔孙”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学者向往像张、陆那样的贤士,以及汉代宗儒的高尚品质,而对那些被贬低的学者表示不屑,暗示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

尾联“愧我不材耽栎社,置身丘壑漫称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自省。他自认不才,却依然选择与山林为伴,以自然为尊,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学者的孤独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心态,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8)

黄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吴生韵(其二)

曾窥瀛岛履蓬山,遗草犹存石室间。

搢笏披书香袅袅,垂绅奏赋佩珊珊。

一归岭峤愁榆暮,岂有琼芝驻蕣颜。

后进如君风雅少,瑶篇赠我不须删。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友人(其一)

谈经依壁水,握鉴倚珠渊。

道岂雕虫著,玄应罔象传。

多材逢匠石,神马识方甄。

岭外文风转,应知星斗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友人(其二)

名德倾兰省,高文压艺林。

东人瞻北斗,海国式南金。

起草当年事,传经百代心。

悬知施化雨,朴棫满江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偶题

门外有机舂,篱边隐箨龙。

庭虚蜂墐户,径冷客扶筇。

曝背贪寒日,支颐□□□。

明朝无个事,仄岭看孤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