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两世孝行录》是清代诗人刘绎为观察王霞九前辈所作,以“孝”为主题,情感深沉,文笔细腻,展现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一编风雨正黄昏”,描绘了黄昏时分,风雨交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沉重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讲述的故事充满了悲情与感慨。接着,“掩卷长吁泪欲吞”一句,通过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某件事情的深切哀伤和无奈,暗示了故事中的某个事件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此事谁非人子职,百年难报昊天恩”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孝道。诗人认为,尽孝是作为子女的本分,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报答上天的恩泽,表达了对孝道的崇高敬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六章莪蓼同千古,两世楂梨自一门”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以“莪蓼”和“楂梨”分别象征孝顺和不孝,强调了孝顺行为的永恒价值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孝行的肯定和对不孝行为的批判。
最后,“我愿挑灯钞万本,要留经义照乾坤”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孝道的教义广泛传播,让其光照人间,影响更多的人,体现了对孝道的弘扬和对社会道德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孝道的深情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崇和对社会伦理的关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