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夜坐

山头戒坛路,幽映雪岩侧。

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

松风静复起,月影开还黑。

何独乘夜来,殊非昼所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山顶戒坛的小径,在幽深之处紧邻着雪白的岩石。
四周环绕着青色的石床,一座山峰覆盖着厚厚的苔藓。
松林间的风时而静止时而再起,月光的照耀下阴影时开时合,明暗交错。
为何偏要在夜晚前来,这样的景象绝非白天所能领略。

注释

山头:山顶。
戒坛路:指寺庙中僧人修行的高台附近的小路。
幽映:幽深的倒影或遮蔽。
雪岩:白色的岩石,可能因颜色或覆盖物像雪一样。
四面:周围,各个方面。
青石床:由青色石头形成的自然平台,形似床。
一峰:一座山峰。
苔藓色:被苔藓覆盖的颜色,通常为绿色。
松风:松林间的风声。
静复起:先是静止然后再起,形容风声时有时无。
月影:月光投下的影子。
开还黑:影子随着月亮的移动而变化,时明时暗。
何独:为何偏偏。
乘夜来:选择在夜晚来到此地。
殊非:绝对不是。
昼所得:白天能够体验或看到的。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夜景图。"山头戒坛路,幽映雪岩侧",开篇便以高远的视角展现了栖霞山的神秘与庄严,戒坛在山巅,雪岩被深邃的林木所环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物,青石如同天然的床褥,而那一峰之上的苔藓则是大自然赋予山色的绿意。

"松风静复起,月影开还黑",这里展现了夜晚山中的一种神秘氛围。松风轻拂过山谷,带来一种宁静的气息,而那随之而来的月光,则让这份宁静变得更加深邃。月亮似乎在夜色中游动,使得黑暗不再是单一的颜色。

"何独乘夜来,殊非昼所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夜晚独特体验的赞叹。在白日里难以获得的宁静与感悟,在夜晚变得更加真切和深刻。这个时段似乎给予诗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灵触动。

总体而言,诗中通过对山景、风光、月色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夜晚山林图。同时,诗人也透过这些自然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在宁静与心灵触动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收录诗词(40)

灵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静林精舍

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

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

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

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形式:

洞中仙草严冬绿,江外灵山腊月青。

形式: 押[青]韵

逸句

晴看汉水广,秋觉岘山高。

形式: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