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苔径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景象。"苔径傍岩斜"写出了小路沿着岩石蜿蜒而上,路边青苔覆盖,显示出自然的幽静与岁月的痕迹。"林间是道家"暗示了此处可能是隐士或修道者居住的地方,体现了山林的清幽与超脱尘世的气息。
"夜潭鱼戏月"描绘的是夜晚潭水中的鱼儿在月光下嬉戏,画面生动活泼,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夜晚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春地鹿眠花"则描绘了春天里鹿儿在花丛中安然入睡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和谐。
整体来看,鲁某的《游安乐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巧妙地融入诗句之中,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宁静致远的理想追求。
不详
万象晓一色,皓然天地中。
楚山云母障,汉殿水精宫。
远近梅花信,高低柳絮风。
吟魂清不彻,和月上晴空。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
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
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西边用兵地,黯惨无人耕。
战士报国死,寒草迎春生。
沙飞贼风起,昼黑阵云横。
未持天下帚,何以反欃枪。
祖龙何事苦东巡,仙驾归来冢草新。
项籍已飞三月火,子婴犹醉六宫春。
元来沧海殊无药,却是芒砀暗有人。
自古乾坤属真主,骊山山下好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