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七)柿

万株名古寺,近复说东阳。

翠树骈赪卵,烧空炯夜光。

果堪凉渴朔,叶复草颠张。

欲上潼江去,寻思石蜜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七首,咏颂的是柿子。方一夔通过这首诗,巧妙地描绘了柿子在冬季的独特风貌和特点。

诗中以“万株名古寺,近复说东阳”开篇,似乎在描述一个古老的寺庙周围,生长着成千上万株柿子树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感的氛围。接着,“翠树骈赪卵,烧空炯夜光”,生动地描绘了柿子树的翠绿与果实的红艳相互映衬,即使在夜晚也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展现出柿子独特的生命力和美丽。

“果堪凉渴朔,叶复草颠张”两句,进一步表现了柿子在寒冷季节中的作用——它能解渴,给人带来温暖与慰藉。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柿子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联系,如落叶与草颠(草尖)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最后,“欲上潼江去,寻思石蜜霜”,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索更深层次的柿子之美的愿望,或许是在思考柿子与自然、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或者是对柿子独特品质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柿子的外在之美,更挖掘了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八)榧

有木出蛮乡,生居万仞冈。

凌烟图朽质,中水濯青裳。

细剥琼肌莹,香浮雕俎光。

尸虫穴何处,食果得奇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九)藕

辛苦学淘河,寻根不仗柯。

千虬蟠下土,尺玉浸清波。

自笑抽丝乱,从渠凿窍多。

谁分冰片片,一醉洗沉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十)榴

种自涂林得,名随博望来。

半因霜虐重,多为雨淫开。

粒破冰生骨,房分珠带胎。

玉匙飞一饷,为我配金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别徐雪冈

春晓杏花路,逢梅忆故知。

一年离别恨,几度唱酬诗。

风雪愁归路,关山隔后期。

欲言难即见,临水寄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