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巴田劳作的艰辛与执着。首句“巴田不成井,逐垄细开塍”形象地展示了巴田的地形特点,暗示出耕作的不易。接着,“灌水分山溜,烧畬去野艿”两句,生动描绘了农民利用自然条件,通过灌溉和火烧的方式进行农事活动,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智慧利用。
“三时勤不辍,八口饱方能”则直接表达了农民的辛勤与付出,为了养活家中八口人,他们不分昼夜地劳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奉献精神。“寄谢当涂子,民心未有恒”最后两句,诗人以“当涂子”自喻,表达了对社会上某些人缺乏稳定心志、难以理解农民辛劳的感慨,呼吁人们应更加体恤农民的不易,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民劳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勤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与思考,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