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数珠韵赠湜老(其二)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形式: 古风

翻译

嗣宗虽然沉默不语,叔宝仍然在处理事务。
东坡只是沉睡,一夜辗转反侧。
昔日南迁如虞翻,如今冯衍却要清理旧事。
古佛亲自提携,各方弟子都被卷入其中。
那位昔日清修的老者,像鹤般消瘦,龟也停止了喘息。
他回应我的小诗,每句都充满反复思考。
年岁渐长,每日都在衰弱,只剩如牛角茧般的智慧。
有时我会去拜访,一起嘲笑那些肤浅之人。

注释

嗣宗:指人名,可能指代某位继承者或重要人物。
叔宝:又一人名,可能是他的兄弟或朋友。
东坡:苏轼的别称,这里代指熟睡的人。
虞翻:古代学者,此处比喻过去的经历。
冯衍:另一位历史人物,此处比喻当前的状况。
鹤瘦龟不喘:形容人清瘦且心境淡泊。
弹丸诗:短小精悍的诗篇。
犊角茧:比喻年老者的智慧如同牛角般深沉。
方丈:原指寺庙中的住持居室,此处指拜访之处。
虎毛浅: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再现了他超脱世俗、豁达幽默的一面。诗中的“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表明即便是宗族长者也不多加言语,而叔宝(可能指某位德高望重之人)仍旧在处理事务,这里展示了作者对于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东坡即苏轼自称,他宁愿安然入睡,让世事随风而去。

"南迁昔虞翻,卻扫今冯衍"中,“南迁”可能指历史上的某次南迁事件,“昔虞翻”则可能是对古人虞翻(即虞廷)的提及,而“却扫今冯衍”则是说现在的冯衍也被扫除,表达了对于过去和现在都能超然处之的境界。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禅宗中“明心见性”的境界,古佛手持法器,各种烦恼皆如席卷被扫除。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中的“清隐老”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者之称呼,“鹤瘦龟不喘”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脱物外、心如止水的境界。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诗歌自信,他的每一首诗都能击中要害,如同百发百中的箭术一般。

"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则写出了随着年龄增长,物质追求逐渐减少,只剩下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如犊角茧(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简陋居所)。

最后,“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中“时来窥方丈”可能是说时间来到了一定程度去观察或体会某位高僧的境界,而“共笑虎毛浅”则表达了对于世间争斗如同儿戏一般的豁然。

整首诗展示了苏轼先生超脱尘俗、对待世事持平常心态,以及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禅宗思想。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

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

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

老人但目击,侍者应足茧。

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形式: 古风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其一)

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

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

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

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

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

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形式: 古风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其二)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

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

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

三吒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

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