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训堂

一亩栖云静不哗,日依铅椠作生涯。

澜翻学海频移棹,稼穫情田已满车。

问字尽过扬子宅,藏书应拟邺侯家。

先生尽日横经坐,不觉秋霜点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经训堂中潜心研究、勤奋学习的生活场景。首句“一亩栖云静不哗”以“一亩”象征学者的书房或研究室,用“栖云”形容其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暗示学者在此处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学术活动,远离喧嚣。接着,“日依铅椠作生涯”表明学者每日以书写和阅读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澜翻学海频移棹”运用比喻手法,将学者的学习过程比作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不断探索新知,形象地展示了学者求知若渴、不断前进的精神状态。“稼穫情田已满车”则以农耕的场景隐喻学者在情感与学术上的收获丰富,知识的积累如同满载而归的车辆,寓意着学者在学术道路上的成就与满足。

“问字尽过扬子宅”提到学者广泛求教,遍访名家,如同古代文人拜访扬雄故居一样,表达了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辈的尊敬。“藏书应拟邺侯家”则赞扬学者藏书之丰,堪比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邺侯,显示出学者在学术资源上的丰富与珍视。

最后,“先生尽日横经坐,不觉秋霜点鬓华”描绘了学者终日沉浸在经典之中,岁月流逝而不自知的情景,通过“秋霜点鬓华”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赞美了学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和对学术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学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高尚情操,以及在学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与成就。

收录诗词(52)

陈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鹤楼图为岑知府题

黄鹤高楼迹已芜,谁传景象入斯图。

仙人一去世莫识,黄鹤不来谁为呼。

鄂渚春回湘树匝,洞庭云尽楚山孤。

题诗独羡崔夫子,对景思乡信不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安隆旅次

路入安隆几日程,峰峦分合郁层层。

湍流喧鼓客愁听,峻石攒锋人倦登。

隙地有茅家有鬼,好山无寺俗无僧。

愁心此日偏怀阙,暂止肩舆上竹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途中漫兴

樱桃郁李间山茶,二月西行饱看花。

雨暗鼠场孤客馆,烟横猪洞几人家。

路盘谷口泥偏滑,城绕山头堞尽斜。

弭节不胜回首处,五云东北是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

往年当此日,曾寿菊花觞。

今日东篱下,看花泪满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