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戒烟限佳真先韵》由清代诗人唐景崧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复杂的历史情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寂寞帘栊涕泪天”,以“寂寞”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坐在帘栊之后,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与孤独。接着,“青灯风味割缠绵”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青灯下的一缕幽光,不仅映照着诗人的身影,也象征着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不舍,犹如被割断的缠绵情愫,难以忘怀。
“埋灰已断昆明劫,受戒休谈印度禅。”这两句诗则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昆明劫,可能指代的是历史上某次重大的灾难或变故,而“埋灰”一词,暗示了对这一事件的深刻记忆与悼念。后半句“受戒休谈印度禅”,则可能是对某种宗教信仰或哲学思想的放弃,或是对过去追求的某种精神境界的告别,强调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人信仰或追求的转变。
“疆吏火攻开衅日,谏臣卮漏上书年。”这两句描绘了政治斗争的激烈场面。疆吏(地方官)的火攻,象征着权力斗争中的暴力手段;谏臣(负责向君主进谏的大臣)的卮漏(泄露机密),则反映了内部政治的不和谐与危机。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性。
最后,“事关世运终难禁,闻说司农早税钱。”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世运(时代潮流)的更迭难以阻挡,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人们仍需面对现实,如司农(掌管财政的官员)收取的早税一般,生活总要继续下去。这既是对历史规律的认同,也是对个人命运无奈的接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切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