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临江时教授秩满还婺兼寄巩戴

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

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

或富于词章,或穷于道义。

因君肯相过,重之写吾记。

浮杨清江柁,乃泊高溪地。

停桡倚薰风,班荆坐萧寺。

匆匆复何言,但念宿昔事。

金华紫崔嵬,少小得嬉戏。

星回三十载,前哲日凋坠。

传闻筑新祠,翻覆堪涕泗。

只今台阁尊,源流庶可嗣。

君之内姻亲,伯长最风谊。

还乡一杯酒,多谢熟致意。

朝廷已更化,贤者必征汇。

速下七里滩,得时须得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为临江时教授在任期满后返回婺州,并寄赠给巩、戴两位朋友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以“戴在伯”、“巩仲至”点明了赠诗的对象,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与怀念。接着,“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两句,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两位贤者的敬仰之情。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两句,赞美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彼此间的才华横溢。“或富于词章,或穷于道义”则进一步描述了他们的不同才能和追求。

“因君肯相过,重之写吾记”表明了诗人愿意记录下这段友情,以及希望友人能再次相聚的心愿。“浮杨清江柁,乃泊高溪地”描绘了友人离开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

接下来,“停桡倚薰风,班荆坐萧寺”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友情的珍视。

“匆匆复何言,但念宿昔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金华紫崔嵬,少小得嬉戏”回忆了年轻时的快乐时光,以及对金华山的崇敬之情。

“星回三十载,前哲日凋坠”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前辈们的逐渐老去。“传闻筑新祠,翻覆堪涕泗”表达了对重建祠堂的喜悦,以及对逝去先贤的哀思。

“只今台阁尊,源流庶可嗣”展望未来,希望后辈能够继承前辈的事业。“君之内姻亲,伯长最风谊”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最后,“还乡一杯酒,多谢熟致意”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回家时能共饮一杯酒,表达感谢之意。“朝廷已更化,贤者必征汇”预示着社会的变革,以及贤才的汇聚。“速下七里滩,得时须得位”鼓励友人把握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时光、友情、事业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送余制干赴四明

鲸波环甬东,生犀驾鳅船。

戈旗耀玄甲,声震登莱边。

运柁指河洛,连樯捣幽燕。

中坚有宗臣,重望推世贤。

神机赞庙谋,天授黄石编。

青春策名勋,幕府当慨然。

英英台阁姿,秉羽宁拘挛。

贾勇出绪馀,一举四海全。

云帆万里风,杕杜歌劳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初八日送章丘赴省

国家翰墨场,用是得多士。

公卿才大夫,大抵每藉此。

其如老伏波,非但一第尔。

众俊路方辟,天地亦清美。

洋洋乃大对,闻者为兴起。

冠冕鸣佩玉,锋镝櫜弓矢。

成康庶几及,武宣不必拟。

目今有舆言,万古有载史。

我来见君行,荣名可以喜。

阔步随春风,东华软红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徐斯远从施枢帅隆兴

暮春雨乍歇,新晴绿阴生。

啼鸟集幽听,残花惬閒情。

恻怆百虑感,良友倏告行。

牵衣坐已久,欲语声不鸣。

东湖波浩荡,孺子名与清。

今古信同调,下榻人自惊。

公贫良可疗,我志还当平。

临觞毋重辞,公亦为我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赵履常入建阳(其一)

文行士所贵,世或鲜知道。

道通天地人,斯足为我宝。

文高多外驰,行实徒自保。

意诚而动化,岂不在深造。

其间有径庭,一一宜探讨。

探讨自得之,乐哉可忘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