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食讫跏趺坐石床,斗间间气烛天光。
几多业识茫茫者,衲被蒙头在醉乡。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僧人食后打坐的情景。"跏趺坐石床"写出了僧人在坚硬的石床上盘腿而坐,进入禅定的状态。"斗间间气烛天光"运用了比喻,形容他的呼吸悠长而深沉,仿佛烛火般照亮了周围的天空,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几多业识茫茫者,衲被蒙头在醉乡"则转向对那些在世间迷失、业力纷扰的人们的感慨。"业识茫茫"形容世人的迷茫和困惑,"衲被蒙头在醉乡"则以酒醉作比,暗示他们沉溺于世俗的困扰中,未能像僧人那样找到内心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寓言式地表达了出世与入世的对比,以及寻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主题。释师一的诗歌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禅宗的风格。
不详
燕去梁閒静,鸿来眼界宽。
绕庭何所有,风撼竹珊珊。
破暑黄梅雨,清神白乳茶。
万缘俱不到,物外野僧家。
喜与水云会,甘与水云同。
云屯水聚处,塞破太虚空。
九夏安居不论心,胡芦水上捺教沉。
忽涌向人西边出,惊起沙鸥乱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