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天寿圣节

黄河清为圣人生,历数从天信有徵。

尧日辉光龙在御,舜韶和协凤仪庭。

岁当甲子三正序,秋入乾坤万物成。

闽海宪臣无补报,但歌天保颂华平。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黄河水清如圣人出世,历史的轨迹上天自有其征兆。
在尧的时代,阳光普照,龙象征着君主坐镇,舜的音乐和谐,凤凰的仪态充满宫廷。
这一年正当甲子,三个重要的时节接踵而至,秋天降临,万物生长繁盛。
福建沿海的官员虽无法做出显著贡献,只愿歌颂上天的庇佑,赞美太平盛世。

注释

黄河清:形容黄河水清澈,象征吉祥。
历数:历史的进程。
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六十甲子之一,代表一个轮回。
闽海:指福建省沿海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为庆祝天寿圣节所作,以黄河水清象征圣人的诞生,表达了对圣人德行的赞美。诗人通过引用尧舜时期的历史典故,描绘了圣人在位时的繁荣景象,强调了甲子之年的重要性和秋季万物成熟的寓意。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闽海官员无法直接贡献,只能以歌颂《天保》和祈愿天下太平来表达敬意。整首诗语言典雅,富有历史感,体现了对圣贤的尊崇和对盛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一)九日早登桃枝岭

登山岂不乐,属此风露清。

排檐夜雨滴,诘旦天空明。

欢然金石交,要我林泉盟。

支筇趁汗漫,勇往不计程。

一水何萦纡,千峰郁峥嵘。

仰视流云驰,俯听幽壑鸣。

班荆得所适,斗酒聊共倾。

人生会有累,聚散如浮萍。

今辰谐胜游,异日难忘情。

意惬各赋诗,庶以纪此行。

形式: 古风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七)十一日早登灵洞岩

寒岩突兀山之阿,足履危磴攀藤萝。

岩下清泉响环佩,岩前古木交枝柯。

当中洞门忽开豁,上有石屋高嵯峨。

乾坤开关已呈露,鬼神守护频挥呵。

重门黯淡不可入,以火来照所见多。

出门小洞亦奇绝,神龙奋怒吞蛟鼍。

胜景如此难重过,手倚石壁频摩挲。

安得雄思如悬河,长吟大咏仍高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九)十二日复归桃枝岭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

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

闲云吞吐溢涧谷,飞泉喷洒下石壁。

中有一山名芙蓉,端冕正色群山空。

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与衡岳同。

坡陀突兀作云洞,虎豹蹲踞栖鸾凤。

闻道前山开辟日,曾住浮屠几千众。

我来已作五日行,皇天一雨复一晴。

穹林杳霭非人世,手接群仙上玉京。

晓来更向山前去,忽到山翁栖隐处。

却忆桃源洞里人,日出烟销忘旧路。

形式: 古风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二)道间观瀑布

行行益以远,惬此心期幽。

一径险复夷,千林密相樛。

回首天际山,矗面悬飞流。

银潢倚石壁,玉龙下山湫。

光摇日璀璨,势激水飕飗。

可望不可亲,神往形独留。

眷言桃枝山,久矣卜筑谋。

岂无一日閒,努力穷冥搜。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