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闰岁穷冬已是春,当寒却暖未宜人。
阴风半夜催飞霰,稍净天街一尺尘。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季闰年的特殊景象,诗人以"闰岁穷冬"开篇,暗示了时节的不寻常。紧接着,他指出尽管天气本应寒冷,但此时却呈现出一种暖意,这种反常的温暖并不适宜。诗人通过"当寒却暖未宜人"表达出对气候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阴风半夜催飞霰",形象地写出寒风吹动下雪花纷飞的情景,"飞霰"一词生动描绘了雪粒在风中飘舞的动态。最后,诗人注意到天气稍微转晴,"稍净天街一尺尘",意味着积雪清扫了一些街道上的尘埃,使得环境暂时变得清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闰年冬季的特殊气候,既有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感慨。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连岁金明不见冰,上春风雪气棱棱。
台中曾奏五行传,到此施行愧未曾。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
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故乡寒食荼蘼发,百和香浓村巷深。
漂泊江南春欲尽,山橙仿佛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