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驻马听.弹

雪调冰弦,十指纤纤温更柔。

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

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

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

形式:

翻译

雪花飘落,冰凉的琴弦上,她那十根纤细的手指带来温暖和柔情。
山间的林莺与溪流的乐声,深夜风雨中,琴音在弦端轻轻落下。
芦花盛开的岸边,面对着小舟,悲伤的琴音就像病弱的人消瘦的神情。
眼含泪水,这是江州司马在分别后的情景。

注释

雪调:形容琴音如雪般清冷。
冰弦:冰冷的琴弦。
纤纤:形容手指细长而柔美。
温更柔:温暖且温柔。
林莺:山林中的黄莺。
山溜:山涧流水声。
落弦头:琴音在弦端消失。
芦花:白色水边植物。
兰舟:精致的小船。
哀弦:悲伤的琴音。
愁人消瘦:形容人的忧郁消瘦。
泪盈眸:眼中充满泪水。
江州司马:古代官职,这里代指某人。
别离后:分别之后。

鉴赏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冬夜音乐场景,以雪和冰为背景,弦乐声如泣如诉。"雪调冰弦"形象地展现了寒冷中琴音的清冷,"十指纤纤温更柔"则写出弹奏者女性的细腻与情感投入。接着,"林莺山溜"暗示了自然的静谧与乐声的共鸣,而"夜深风雨落弦头"则增添了凄凉氛围,仿佛风雨也在倾听这哀伤的旋律。

"芦花岸上对兰舟"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场景,芦花飘摇,兰舟独在,象征着主人公与心爱之人分别的孤独。"哀弦恰似愁人消瘦"直接表达了乐曲的悲伤,如同离人的心境,愈发消瘦。最后,"泪盈眸"和"江州司马别离后"直抒胸臆,泪水盈眶,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同样因离别而感伤落泪,整首曲子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展现出元曲作者白朴深厚的词藻功底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双调】驻马听.歌

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

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

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

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

形式:

【双调】驻马听.舞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形式:

【双调】得胜乐

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

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

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

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

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形式:

【双调】得胜乐.冬

密布云,初交腊。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

胆瓶内温水浸梅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