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夜潮图

昔余夜醉钱塘酒,看潮八月中秋后。

银山涌出海门来,潮声殷若雷霆吼。

此图之作知几年,当时景物皆依然。

云山两岸澹笼月,雪岸一江高拍天。

一观顿觉毛发立,再观祇恐衣裳湿。

扁舟渔子任掀舞,别渚鸥凫自翔集。

奔腾澎湃无足惊,人间平地风波生。

乘桴尼父果浮海,从游我欲跨长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题夜潮图》由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描绘了钱塘江夜潮的壮丽景象。诗中以“昔余夜醉钱塘酒”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引人入胜。接着,“看潮八月中秋后”点明时间地点,为读者勾勒出一幅中秋之夜,钱塘江潮水涌动的画面。

“银山涌出海门来,潮声殷若雷霆吼”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潮水比作银山,形象地描绘了潮水汹涌而出的壮观景象,同时以“殷若雷霆吼”形容潮声之大,生动地展现了潮水的震撼力。接下来,“此图之作知几年,当时景物皆依然”表达了对画作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画面与现实景象的相似性,强调了艺术再现自然的能力。

“云山两岸澹笼月,雪岸一江高拍天”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的宁静美景,云山、淡月、雪岸、高天,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最后,“一观顿觉毛发立,再观祇恐衣裳湿”通过观者的情感反应,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扁舟渔子任掀舞,别渚鸥凫自翔集”描绘了潮水退去后,扁舟上的渔人自由自在地在江面嬉戏,鸥鸟在岸边飞翔聚集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奔腾澎湃无足惊,人间平地风波生”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潮水的平静与人间世事的波折,引发了深思。

“乘桴尼父果浮海,从游我欲跨长鲸”则是诗人借用了孔子乘桴渡海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先贤,跨越大海,追求真理的决心。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题夜潮图》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也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体现,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人生以及理想追求的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张仁兄弟濠梁蒙恩还乡

客行二月初三日,诗到千墩寄二难。

且喜江南春气早,不闻濠上雨声寒。

花时多酿酴醾酒,芳馆重修芍药栏。

往事真成塞翁马,正须招集笑相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村田乐图

老人村,老瓦盆。尝作鸡豚社,不识州县门。

阿翁醉倒阿婆笑,膝上咿鸦弄乳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显庆寺

六载重来释氏家,一瓯新啜赵州茶。

杏花风后春何冷,柏子庭前日未斜。

拄杖赖能无潦倒,阙文烦为补《楞伽》。

要听说法频来往,且喜平桥路不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书路城樵舍壁

瀼东瀼西农亩,巷南巷北人家。

白露秋香鸡黍,绿云春霭桑麻。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