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麟灵芬馆图(其三)

铁网沈沧海,珊瑚屡见遗。

狂应难免俗,术自不逢时。

歌哭皆天性,文章亦我躅。

平生慕遐躅,谁寄草堂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镠的诗《题郭麟灵芬馆图(其三)》以海洋意象开篇,"铁网沈沧海"描绘了一幅沉入深海的铁网画面,象征着主人公或许身处困境或被世俗所淹没。"珊瑚屡见遗"则暗示了珍贵之物偶现,暗指郭麟灵芬馆图中的艺术珍品可能并未被世人广泛认知。

接下来的"狂应难免俗,术自不逢时"表达了诗人对郭麟灵芬馆主人的赞赏,认为他的才华横溢但因时运不济而未被充分赏识。"狂"字体现了主人公的个性,"不逢时"则揭示了社会环境的局限。

"歌哭皆天性,文章亦我躅"进一步赞美郭麟灵芬馆主人的真性情和卓越文才,"我躅"即足迹,表示他的文学成就如同自己的独特风格。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一生仰慕这样的才情,却无法资助他,"谁寄草堂赀"表达了对馆主生活境况的关切和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既表达了对郭麟灵芬馆主人的敬佩,也流露出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5)

张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作

索索阶前络纬鸣,萧萧林屋变秋声。

篱花著雨忽群堕,山月破云时一明。

岁歉谁怜诗兴减,愁多每觉道心生。

病妻未肯忘辛苦,镫下寒衣早制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乾那郡斋书壁

万里怀归未可期,风沙满眼动人悲。

蛮儿但讶羊多角,羌女不知蚕作丝。

天尽河山寒有色,地荒禾黍种无时。

飘零绝塞谁相问,击剑长歌慷慨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喇都老妇

载周花甲后,又过上鬟时。

未阅沧桑变,翻嫌日月迟。

貌真成古佛,心转似婴儿。

毕竟娲皇世,如松寿可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居庸关书所见

风悲日淡奏金笳,毳幕临关四五家。

春色忽从天外至,跨驼边女帽簪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