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镠的诗《题郭麟灵芬馆图(其三)》以海洋意象开篇,"铁网沈沧海"描绘了一幅沉入深海的铁网画面,象征着主人公或许身处困境或被世俗所淹没。"珊瑚屡见遗"则暗示了珍贵之物偶现,暗指郭麟灵芬馆图中的艺术珍品可能并未被世人广泛认知。
接下来的"狂应难免俗,术自不逢时"表达了诗人对郭麟灵芬馆主人的赞赏,认为他的才华横溢但因时运不济而未被充分赏识。"狂"字体现了主人公的个性,"不逢时"则揭示了社会环境的局限。
"歌哭皆天性,文章亦我躅"进一步赞美郭麟灵芬馆主人的真性情和卓越文才,"我躅"即足迹,表示他的文学成就如同自己的独特风格。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一生仰慕这样的才情,却无法资助他,"谁寄草堂赀"表达了对馆主生活境况的关切和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既表达了对郭麟灵芬馆主人的敬佩,也流露出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