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犬羊养于人,壮则人食之。
猛虎嗜人肉,终昧猎者机。
豺狼与狗同,为害岂必威。
封狐能为人,还作行子妻。
这首诗以动物喻人,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狡猾。开篇“犬羊养于人,壮则人食之”形象地描绘了弱小被强者吞噬的残酷现实,暗含社会中强者对弱者的压迫与剥削。接着“猛虎嗜人肉,终昧猎者机”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将人性的贪婪比作猛虎对人肉的渴望,而“猎者机”则象征着那些利用他人弱点谋取利益的人。通过“豺狼与狗同,为害岂必威”一句,诗人指出并非所有的恶行都表现为明显的暴力,有时看似平凡的伴侣或朋友也可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最后,“封狐能为人,还作行子妻”以狐狸比喻那些表面温顺却内心狡猾的人,他们能够伪装成人类,甚至成为他人的伴侣,却在背后策划祸害。整首诗以动物的视角审视人性,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无求子乐我何悲,且与儿曹并日饥。
子道合人终不苟,有求虽欲可从谁。
不缘燕子穿帘幕,春去春来那得知。
无见顶露云攒急,劫外灵枝不带春。
那边不坐空王殿,争肯耘田向日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