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

柳条高处不须吟,正是螳螂负异心。

已断清肠悲玉露,更流哀响入瑶琴。

长洲苑下风声急,宣曲宫中暮色深。

莫道齐姬无伴侣,海边精卫亦冤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咏蝉》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通过对蝉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

首句“柳条高处不须吟”,以柳条高处的蝉鸣为引子,暗示蝉虽在高处,却无需吟唱,引出对蝉的特殊关注。接着“正是螳螂负异心”一句,借螳螂欲捕蝉的场景,暗喻世间的争斗与欲望,蝉虽无辜,却往往成为牺牲品。

“已断清肠悲玉露”描绘了蝉在秋日里饮露的凄凉景象,玉露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蝉的悲鸣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更流哀响入瑶琴”则将蝉鸣比作琴音,哀伤而悠扬,表达了诗人对蝉命运的同情与共鸣。

“长洲苑下风声急,宣曲宫中暮色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蝉所处环境的复杂与艰难。

最后,“莫道齐姬无伴侣,海边精卫亦冤禽”以齐姬(齐宣王的宠姬)和精卫鸟为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齐姬虽有众多伴侣,但最终仍难逃悲剧命运;精卫鸟虽孤独,却矢志不渝地填海,象征着坚韧与抗争的精神。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蝉的同情,也蕴含了对人生困境中坚持与抗争的赞美。

整体而言,《咏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蝉的生命状态及其背后的人生态度,既抒发了对自然界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登雄州视远亭

谁将粉水扫天衢,万里全开晦景图。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

欲望繁台何处是,繁台不见见平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钱子文著作宰福阳

三政平反有惠心,民歌遥望邑中黔。

桃翻浪影吴艎急,芸掩书香汉阁深。

行访名山须著屐,坐清嚣俗且横琴。

西州有客偏伤别,无密瑶华寄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承诏亭

开径临江有旧居,野亭于此狎禽鱼。

八才素擅高阳里,五返曾迂使者车。

圯上早传黄石略,隆中难恋武侯庐。

主人今醉葡萄酒,篱下秋风菊自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清漳护戎王中立

赋别匆匆涕泫然,七闽封堠接蛮烟。

山长水远知何处,花落莺啼又几年。

顾我青衫随吏牒,惜兄华发事戎旃。

风波世路相逢少,肠断东归下濑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