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抵达毗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情感。
首联“榜人穷日力,向晚到荆溪”,开篇即点明了舟行劳顿,日暮时分终于到达目的地——荆溪。这里“穷日力”三字形象地描绘了划船人的辛劳,而“向晚”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颔联“近驿舟航满,沿城灯火齐”,进一步描绘了接近驿站时的景象。舟航满载,不仅表现了货物的丰富,也暗示了旅途的繁忙;沿城灯火齐,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仿佛在告诉旅人,目的地已近,但归家之路仍需继续。
颈联“角声悲断续,山色黯东西”,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角声悲凉,断断续续,可能是夜晚的号角,也可能是旅人心中难以言说的哀愁;山色黯淡,东西各异,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尾联“客子愁无寐,昏鸦莫乱啼”,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在这样一个即将入夜的时刻,诗人因旅途劳顿和思乡之情而难以入眠,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使得他对乌鸦的啼叫也感到烦躁不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归家的期待以及旅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