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其四)得友书

青鸟衔来双锦鳞。背人佯撇下、小重茵。

口脂红浅浥香津。缄题处,印得指螺新。

素字小泥银。簪花新样巧、卫夫人。

鸳鸯格子剪江蘋。波纹细,恍见泪粼粼。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深情的画面。"青鸟衔来双锦鳞"以青鸟传书的典故开篇,寓意友人书信的珍贵。"背人佯撇下、小重茵"写收信人接过信时的娇羞和小心翼翼,如同小鸟轻抛下羽毛般的情态。"口脂红浅浥香津"则暗示了信封上可能留有女子的唇印,增添了浪漫气息。

"缄题处,印得指螺新"进一步描绘了信封上的印记,那是女子纤细手指的痕迹,新颖而独特。接下来的"素字小泥银"描述了信纸的质地,精致而素雅,仿佛是用银泥书写,显得高贵而纯洁。

"簪花新样巧、卫夫人"暗指女子的文采如同卫夫人(古代才女)一般,字迹秀美。"鸳鸯格子剪江蘋"运用了鸳鸯图案和江边的水草,象征着爱情的和谐与绵长。最后两句"波纹细,恍见泪粼粼"通过信笺上的微小波纹,仿佛能看到女子读信时眼角的泪光,表达了收信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信传递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以及对女性才情的赞美。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其五)

一过东湖深又深。石桥啼不断、午时禽。

柳黄曾压绞儿金。双朱户,流水昼沉沉。

有女暗相寻。红衣羞泪湿、洗前襟。

东风吹放小桃心。吹难住,吹落满庭阴。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调笑令(其一)冯二

怨怨。柳如线。清漆鸦头红脰燕。背人偷弄金条钏。

一曲桃枝相恋。落花飞满春江面。飞过春江何限。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调笑令(其二)胥苓弟

梦梦。晚花冻。小妹闺房原解诵。窥帘偏爱求凤弄。

恰是琴心难动。琴心袅袅春风送。岂是琴心难动。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调笑令(其三)王琴

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形式: 词牌: 调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