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

翩翩飞蛾掩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形式: 古风

翻译

轻盈的飞蛾遮住了明亮的蜡烛,纵然见到油脂被烹煮也无法洗清罪过。
小小的萤火虫不欺骗自己,它在草丛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你已经停止了马蹄,研读着仙人的秘方,你的智慧曾在君子的厅堂中照亮书籍。
你不畏惧月光下显露出粗糙的本色,只担心风雨会阻碍你发出光芒。

注释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烹膏油:比喻牺牲或苦难。
嘉尔:赞美你的行为。
映书:指读书或学问上的成就。
陋质:谦虚的说法,指自己的不足。
风雨难为光:比喻外部困难阻碍发光。

鉴赏

这首诗名为《萤火》,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诗中以飞蛾扑火自焚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虽微小却坚守光明的形象。"翩翩飞蛾掩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表达了对飞蛾无知无畏、追求光明的热烈赞美。接着,诗人将萤火虫比作"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赞美其在草丛中发出明亮的光芒,不自我欺骗,照亮黑暗。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进一步提升萤火虫的地位,暗示它不仅照亮个人,也受到智者和贤者的青睐。然而,"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揭示了萤火虫虽微小,却依然坚韧不屈,即使在明亮的月光下也不隐藏自己,只是担心风雨会阻碍它的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萤火虫的形象,寓言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不畏困难、默默奉献的精神的崇尚。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仙人手持白鸾尾,夜半朝元明月里。

羽衣三振风不断,下视银潢一千里。

玉轪载花分后前,欲落未落天恍然。

馀标从向人间去,乞与袁安破晓眠。

形式: 古风

穷腊见三白,江南无旧闻。

天上春已暮,尽日花缤纷。

平生虽畏寒,遇雪心所欣。

拥裘未敢出,投隙致殷勤。

窗户忽相照,川陵已难分。

二仪有巨丽,老我不能文。

高吟黄竹诗,薄暮心无垠。

浮屠似玉笋,突兀倚重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黄修职雨中送芍药五枝

微雨湿清晓,老夫门未开。

煌煌五仙子,并拥翠蕤来。

烟脂洗尽不自惜,为雨归来更无力。

老夫五十尚可痴,凭轩一赋会真诗。

形式: 古风

喜雨

秦望山头云,昨日鸾凤举。

冥冥万里风,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忧,起坐听檐语。

风力有去来,龙工杂文武。

灯花识我意,一笑相媚妩。

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

郁然苍龙阙,佳气接南亩。

千官次第来,豫色各眉宇。

记事以短篇,不工还自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