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山有作

芒鞋踏破万重山,五日淹留在此间。

行客归来山下望,却疑身自九天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客在山中漫游五日后,返回山下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客对山中景色的深刻印象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芒鞋踏破万重山”,生动地刻画了行客在山中跋涉的情景,芒鞋被磨破,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执着。这里的“万重山”不仅指出了山的高峻与连绵,也隐喻了行客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次句“五日淹留在此间”,点明了行客在山中停留的时间,五日的时光虽长,但在这片自然之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让行客得以深入体验山林之美。

第三句“行客归来山下望”,描述了行客离开山林,回望所来之处的情景。这里的“望”字,既包含了对过去旅程的回顾,也蕴含了对山中景色的不舍与怀念。

最后一句“却疑身自九天还”,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行客回望山中,仿佛自己从九天之上归来,既表达了对山中景色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强化了行客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客山中生活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精神慰藉和心灵净化的过程。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其一)

闻道君归湘水东,经行长在白云中。

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旧学难酬香一瓣,流年谁管鬓双蓬。

书来为指誵误处,不涉言诠不落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其二)

试上闽山望楚天,雁飞欲断势还连。

凭将袖里数行字,与问云间双髻仙。

我访旧游终有日,君归故里定何年。

祇今心事同千里,静对箪瓢独喟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咏红白莲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谒二徐先生墓

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

门清一壶水,家富五车书。

但喜青毡在,何忧白屋居。

我怀人已远,挥泪表丘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