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记乘槎、有客建奇谋,一剑竟孤游。

致葡萄天马,来从万里,换取封侯。

汉骨如霜山积,安用月支头。

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

博望旧城何处,只三间颓廨,改作官邮。

笑郎当过客,怀古怅悠悠。

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

摩双眼、夕阳低处,忽入边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一位独自远游的客人,其行迹跨越万里,最终抵达边疆地带。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边疆独特景色的描绘。

“记乘槎、有客建奇谋”,开篇即以“乘槎”这一典故引入,暗喻主人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接着,“一剑竟孤游”则点明了主人公独自一人,手持宝剑,踏上征途的情景。

“致葡萄天马,来从万里,换取封侯。”此句通过描述远方的珍稀物产,如葡萄与天马,以及它们带来的封侯之利,展现了主人公远游的目的和所经历的艰辛。

“汉骨如霜山积,安用月支头。”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汉朝的遗迹比作堆积如霜的山,而“月支头”则可能暗指异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轮台诏”指的是古代边疆的军事命令,此句暗示主人公经历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过程,象征着历史的轮回与和平的到来。

“博望旧城何处,只三间颓廨,改作官邮。”“博望”是古代地名,此处借指边疆古城,通过“颓廨”(破败的官署)和“官邮”(官方驿站)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与变迁。

“笑郎当过客,怀古怅悠悠。”此句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当前边疆景象的无奈。

“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在空旷的庭院中,主人公徘徊不定,耳边只有哀鸣的蝉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摩双眼、夕阳低处,忽入边愁。”最后,主人公凝视着夕阳,心中涌起无尽的边疆愁绪,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旅程、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边疆独特景色的描绘,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怨王孙

别去万里。独生宁死。魂断黄沙,影依白水。

化作一片贞珉。盼征人。绿苔如发凉风飐。秋容淡。

清露啼珠点。汉皇此恨应识,莫逞雄才。弃朱崖。

形式: 词牌: 河传

塞孤

汝南山色好,峨嵋底。矗矗佳城双峙。

闻道二苏天下士。容不得,人间世。

刚才忤、半山公,旋又遇、潭州鬼。

竟飘零,骨埋异乡地。展笑问两翁,旅病今深矣。

可许相从于此。还顾良朋频属委。君试听,吾其死。

好为种、一科蓬,聊且定、千秋计。冷松风、摵摵吹起。

形式: 词牌: 塞孤

小重山

秀立孤峰一点烟。高台当落日、草芊绵。

平原碑坏不知年。翻前志,于蔿事犹传。

景物暮萧然。飞鸿云外堕,啄空田。

戍笳羌笛总惊眠。携风袖,谁更拂清弦。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贫也乐

公未遇。家何处。龙门山前凿龛住。口张鸦。走如蛇。

拾得道旁无主、天遗瓜。玉鞭飞马承恩宴。

政府三尝御厨膳。朝山青。暮山青。

今我来时,不见饐瓜亭。

形式: 词牌: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