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夜晚坐在庭院中,白天则攀登崎岖的高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情怀与艺术追求。
"夜坐拥肿亭,昼登崔巍岑"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夜晚安静地坐在庭院中,而白天则勇敢地攀登高峰。这种对比强烈的动静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多姿多彩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日窥万峰首,月见双泉心" 这两句通过日与月的不同光照下观察山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入洞察。这里的“万峰”、“双泉”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的广阔胸襟与深邃心灵。
"松气清耳目,竹氛碧衣襟" 这两句则通过对松林和竹林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这里的“松气”、“竹氛”都是自然界中清新的元素,它们不仅净化了诗人的耳目,也使得他的衣襟间弥漫着一股清凉之气。
"伫想琅玕字,数听枯槁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书的沉思和对自然界中声音的细心倾听。这里的“琅玕”指的是古代乐器,诗人在静坐中回味着这些文化符号,而“枯槁吟”则是大自然中的另一种声音,这些声音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夜更迭、山水风光以及个人情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