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赋此以寄东田隐士

触热嫌寻访,闭门如路穷。

手持东野集,思与何人同。

候雨坐檐树,听蝉得晚风。

因之过林叟,归步月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归时的内心世界和周遭环境,充满了静谧与深沉的意境。

首句“触热嫌寻访”,点明了诗人不愿在炎热的天气里外出探访,流露出一种避世的情绪。接着“闭门如路穷”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感,仿佛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无路可走。

“手持东野集,思与何人同”两句,诗人手捧东野集(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书籍或文集),却在思考着与谁分享这份情感,透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候雨坐檐树,听蝉得晚风”描绘了诗人等待雨停,坐在屋檐下的情景,听着远处的蝉鸣,感受着晚风的轻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最后,“因之过林叟,归步月明中”则展现了诗人夜归的情景,他经过树林,与一位老者相遇,两人或许交流了几句,然后各自踏上了归途,月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归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新秋有怀

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

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

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

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北禅讲师

秦淮一相见,云鹤两闲身。

共爱青萝寺,俱为白发人。

楚江花后别,吴苑雨中春。

今日因师去,莼乡梦又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僧之松溪寺

师去松溪寺,应添景更清。

洗溪留竹影,扫院著松声。

鸟就阶前宿,云从席上生。

老予无所住,于此亦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秀溪送僧住水西

此水异诸水,何来入此城?

源应多秀色,流亦有清声。

古寺在其上,高僧今独行。

藤枝挂萝壁,于此度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