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书两入寇尚书,出镇雄藩半载馀。
棠树阴中无讼听,闲骑宝马到茅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中书官员在历经朝廷内外事务后,被任命为地方长官,出镇边疆重地的情景。"中书两入寇尚书"暗示了这位官员曾多次处理朝廷危机,而后"出镇雄藩半载馀"则表明他已经在边疆任职一段时间。诗中通过"棠树阴中无讼听"这一画面,展现了知府治理地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最后,"闲骑宝马到茅庐"则体现了知府的闲适与亲民,他不摆官架子,亲自来到简陋的茅屋探访民众,显示出其谦虚和关心民间疾苦的形象。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知府的政绩和人格魅力。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虽胜斑竹与红藤,绝远羸躯岂易凭。
争得化龙归锦水,老身骑去见心朋。
早辍仙禽寄逸民,年来亦似厌家贫。
时时东望长鸣处,应忆朱门旧主人。
鹤色纱蒙乌府寄,裁衣不称著林中。
水亭君有亲题处,留待他时染碧笼。
锦川谁为寄阳春,清净堂中清净人。
二十八言刊石处,长如列宿照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