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妙源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

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高僧停止讲经,静躺在禅房中,深思熟虑着万卷经典。
他没有与佛陀分享半壁江山,而是与弥勒佛一同在禅龛内修行。
兔形茶杯中的乳茶涤荡心灵,麈尾挥动时引发深刻的讨论。
我也借此闲暇时间向他请教,怎能离开尘世去学习如来那样的智慧呢?

注释

辍讲:停止讲经。
禅庵:禅房。
万论千经:众多的佛教理论和经典。
覃:深入思考。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
半座:一半的修行地位或认可。
弥勒:未来佛,常被视为慈祥和智慧的象征。
同龛:共处一室。
兔瓯:兔形茶杯。
泼乳:倒茶。
清尘虑:洗涤心灵。
麈柄:拂尘之柄,这里代指高僧。
挥犀:挥动犀牛角,形容讲解生动。
问道:请教问题。
遗世:离开尘世。
瞿昙:古印度姓氏,释迦牟尼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赠妙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佛教僧侣的诗歌,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佛法深入浅出的理解。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开篇即描绘出一位高僧在禅庵中进行教导的情景,其中“万论千经”显示了对佛教典籍的广泛研究和深刻理解。

“未与释迦分半座, 只应弥勒且同龛。”这两句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及未来佛弥勒尊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禅法传承的认同与自信。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这里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侣在修行过程中心灵的澄明和对佛理的精妙理解。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末尾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也在闲暇时刻探讨佛道,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真谛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熟稔程度,也透露出了个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李守

宗衮英名压搢绅,传家济美不无人。

采诗于蔿承亲擢,乐职中和著牧民。

凤入颍川宜卜相,梅开东阁趁班春。

九重侧席求奇士,尺一行颁觐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法传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汎溪边般若航。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

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

思溪渺渺泛兰舟,舣棹临津得自留。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碗能消旅客愁。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臞庵

独擅东南胜,能全山泽臞。

旧传缠锦襻,兼写辋川图。

心逐江天远,胸吞云梦无。

夫君有丘壑,宁复慕陶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