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四首(其二)

高台徙倚锦翩跹,十二朱阑斗色妍。

浥露晴霞凝晓晕,流风淡影入春烟。

气蒸宝鼎龙涎暖,香压花房燕垒偏。

共羡人间饶丽质,玉楼金谷锁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华美与生机。首句“高台徙倚锦翩跹”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繁花似锦的高台之上,感受着轻盈飘逸的花瓣在空中飞舞的美妙。接着,“十二朱阑斗色妍”则将视角转向了围绕花台的栏杆,暗示着周围环境的精致与色彩的丰富对比,营造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

“浥露晴霞凝晓晕,流风淡影入春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牡丹花在清晨露水和晴空霞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的朦胧而富有层次感的美态。露珠与霞光的点缀,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流风淡影入春烟”则通过微风与光影的交织,赋予了整个场景以动态的美感,仿佛春天的烟雾中流动着生命的气息。

“气蒸宝鼎龙涎暖,香压花房燕垒偏”则是对牡丹花香气的描绘,通过“宝鼎龙涎”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强调了牡丹花香的浓郁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富贵与雅致的结合。而“香压花房燕垒偏”则以燕子筑巢的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

最后,“共羡人间饶丽质,玉楼金谷锁婵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及其所象征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这里不仅赞美了牡丹本身的美丽,更将其与人间的繁华、富贵相联系,同时通过“玉楼金谷”这样的词汇,将这种美好置于理想化的境地,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情感寄托,是一首既具观赏性又富含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慎独二章

恐惧不睹,诫慎不闻。我公慎独,于斯洞分。

微既莫显,隐何可云?温树奚问,谏草自焚。

克谨天戒,允符帝文。仲舒格言,许绪深旨。

灵怀发中,神资素履。吻契洵猷,践扬前轨。

蔼蔼令名,烂光青史。

形式: 四言诗

牡丹四首(其三)

翠幕深沉下七襄,芬菲何惜殿群芳。

全欺剪綵琼枝满,不借催花羯鼓长。

将相亭台分画锦,神仙衣袂有天香。

江南春色真如绮,未必风光让洛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良哉二章

巨望弥耸,其德不回。乃眷西顾,赉公贤才。

帝曰钦往,时称良哉。乃邦之彦,实民之怀。

飞荣骊阙,进秩兰台。铜虎分符,朱藩戒路。

棠郊去思,潼江来暮。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宽不容奸,直不抵忤。煌煌发辉,绰绰垂裕。

翊彼天聪,克昌景祚。

形式: 四言诗

牡丹四首(其四)

京洛名园十万株,清歌妙舞胜吴趋。

秾芳三月春如酒,艳质千金价倍珠。

银烛光摇红菡萏,花阴影落紫氍毹。

新篇欲夺河阳锦,五色江毫好在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