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杂兴(其一)

廿四番风取次来,梅花落尽杏花开。

画梁无数空巢在,社雨萧萧燕未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春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生态的循环。

首句“廿四番风取次来”,巧妙地运用了“廿四番风”这一概念,指二十四节气中的风,形象地说明了春风的连续吹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取次来”生动地表现了春风的轻柔与持续,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缓缓唤醒沉睡的大地。

接着,“梅花落尽杏花开”,通过梅花与杏花的交替开放,展现了春季从寒冷到温暖的变化过程。梅花的凋谢象征着冬去春来,而杏花的绽放则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换,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画梁无数空巢在”,诗人将视线转向乡村的建筑——画梁上的空巢。这里不仅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季节更替中生物活动的规律性。空巢的存在,既是对过往生活痕迹的回顾,也是对新生命即将诞生的期待。

最后,“社雨萧萧燕未回”,通过描述春雨中的燕子尚未归巢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化的主题。社雨,即春分前后的一场雨,象征着春天的正式开始。燕子未归巢,可能是因为春雨的干扰,也可能是在寻找新的筑巢地点。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春日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

黄翼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鸳湖偕隐诗

熠熠鸳鸯鸟,其采丽以扬。

耻与鸡鹜争,烟霞相翱翔。

有湖碧千顷,亦名曰鸳鸯。

湖南云与树,吞吐生文章。

中有芙蓉池,琅玕荫其傍。

唱和香风中,饮食明月光。

谢彼北山罗,所求非稻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巨手明月楼

一水隔人境,长林远近间。

湖光明似月,楼迥静于山。

丛桂怀贤古,新荷制服閒。

不堪登眺处,秋色满江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答黄石斋先生

问俗停车到海湄,羽书那敢论安危。

孤城吹笛思当日,中夜闻鸡岂异时。

北望烽烟萦梦远,东瞻林墅出山迟。

苍生极目堪流涕,何日纶巾一视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莫春杂感和郭皋旭韵

旧客新诗长啸开,年年修褉笛声哀。

几番桃浪伤流水,七里江滩吊古台。

白昼风霾山鬼立,黄昏月淡杜鹃来。

一杯何处浇春恨,摇落东风意久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