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居僧侣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
首句“生来山野性”,点明了诗人天生与山林为伴,对山野有着深厚的情感。接着,“万死不离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执着与坚守,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也绝不放弃这份对自然的热爱。
“随水偶然出,因风急复还”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他仿佛是自然的一部分,随着水流或风力的引导,时而出现在山外,时而回归山中,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吟多长倚树,客到未开关”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日常,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与创作之中,即使是来访的客人,也未能轻易打扰他的静谧生活。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个人空间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自笑顽成癖,人传老更顽”两句,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认知——顽固成性,甚至到了年老仍不改。这种顽固并非贬义,而是对自然、生活乃至自我追求的一种坚持,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人生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僧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