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送罗复之》。诗中表达了对君主圣寿的崇敬,以及作为臣子应尽的责任与忠诚。诗人自比为大海和高山,象征着臣子对国家的贡献和效忠。
首句“圣寿齐天地”,赞美君主的寿命与天地同在,寓意深远,表达出对君主的崇高敬意。接着,“臣衷效海山”一句,诗人以大海和高山自喻,表示自己愿意像大海和高山一样,为国家奉献一切,展现出强烈的忠诚和献身精神。
“面陈安瘼疏,头耸触邪冠”描绘了诗人向君主进言的情景,他直言不讳地陈述民生疾苦,即使冒着触犯权贵的风险也要坚持正义。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
“玉帛奔重译,衣裳济万官”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外交和行政事务的贡献。通过使节的往返和服饰的统一,不仅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秩序,惠及了广大官员。
最后,“不胜恋阙处,时事尚多艰”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当前时局的忧虑。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诗人依然坚守岗位,心系国家,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