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谒金门·秋雨》由明代女诗人叶小鸾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后的凄清景象,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秋雨急”开篇点题,秋雨急促而下,渲染出一种紧迫与萧瑟的氛围。“酿就晓寒相逼”,一夜秋雨,清晨的寒意更加浓烈,仿佛是雨水酿造而成,直接侵袭着人的心灵。“竹箨凄迷芳径窄”,竹叶在雨中显得更加凄凉迷离,原本宽广的花径因秋雨变得狭窄,增添了几分荒凉之感。“一庭闲翠积”,庭院里积满了闲散的绿意,这绿意虽美,却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落寞。“雁字无人寄得”,大雁南飞,却无人将思念寄托于它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落叶纷纷如摘”,落叶如同被摘取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懒捻金针推指涩”,诗人懒得拿起金针缝制衣物,手指因长时间不动而感到僵硬,暗示了她内心的慵懒与情绪的低落。“绣床连夜湿”,绣床上的衣物因夜雨而湿透,不仅物质上的湿冷,更深层的是心灵的潮湿与忧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过后的一系列景象,从自然界的风雨变换到内心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与哀愁中的自我反思。叶小鸾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浓郁的个人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