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令节今安在,晨钟奉夙兴。
空庭留素月,广殿有残灯。
笑语已难记,经游如未曾。
吾衰得坚卧,差胜住房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正月十七日》。诗中描绘了诗人于正月十七日清晨,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庭院中,面对着悬挂的明月和残存的灯火,回忆起往昔与友人的欢声笑语,以及曾经共同经历的时光。诗人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已年老体衰,得以安心休息,相比那些忙碌的僧人,这样的生活更为悠闲自在。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热闹与现在的宁静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通过“空庭”、“素月”、“残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绪。同时,“笑语已难记”、“经游如未曾”两句,直接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频通婺女讯,兼得会稽书。
岁月呻吟里,文章困睡馀。
百年判憔悴,万里付迂疏。
尚欲身强健,相从得定居。
瘙痒挠肤无春冬,为害略与恶疾同。
只有疮痂不相负,夜阑长满寝衣中。
一夜飞蚊绕鬓鸣,却忘时节是新正。
祗应朝暮须风雨,便作疏檐泻竹声。
十年不调张廷尉,一字拔人山巨源。
万事重寻已陈迹,此公相对可忘言。
故人久已音书绝,古寺终嫌市井喧。
更欲移家近深僻,漫留书册教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