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精舍月中闻磬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

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

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

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羁人方罢梦,独雁忽迷群。

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深夜的精庐景色依旧,天空中没有了尘埃的气息。
此时,幽静的磬声响起,余音在四处飘荡。
声音随风穿过树梢,又在月光下分成两半。
就像断断续续的滴漏声,虽凄凉却穿透云层。
在外漂泊的人刚从梦中醒来,孤独的大雁突然迷失了方向。
磬声消失后,银河落下,千座山峦寂静纷扰。

注释

精庐:简陋的居所。
残夜:深夜。
天宇:天空。
埃氛:尘埃气息。
幽磬:深沉的磬声。
馀音:回声。
树杪:树梢。
月中分:月光下。
残漏:断断续续的滴水声。
凄清:凄凉清冷。
羁人:旅人。
独雁:孤雁。
河汉:银河。
纠纷: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夜景,诗人在深远的山谷之中,聆听着磬声,在清冷的月光下感受到一种凄美的情怀。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一个宁静、神秘的深夜场景,其中“精庐”指的是道观或佛寺,“天宇灭埃氛”则描绘出一种空气清新、尘埃落定的境界。

“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聆听着远处传来的磬声,这种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这里通过“随风树杪去”和“支策月中分”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一方面是树枝在夜风中摇曳,一方面是月光如水般流淌。

“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这两句诗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巧妙地融合起来,“断绝如残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凄清不隔云”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象的清凉。

“羁人方罢梦,独雁忽迷群。”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展现,他可能刚从梦中醒来,而那高飞的孤雁似乎与他一样迷失在这片云海之间。

最后,“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这一句通过对声音消逝和星辰下落的描绘,再次强调了那种深远而又寂静的夜晚景象,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宇宙间的广阔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山谷中的磬声、月光、风声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丰富意象的古典诗歌。

收录诗词(1)

独孤申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巳接清明游宴

上巳欢初罢,清明赏又追。

闰年侵旧历,令节并芳时。

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

寻花迷白雪,看柳拆青丝。

淑气如相待,天和意为谁。

吁嗟名未立,空咏宴游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赋得沈珠于泉

皎洁沈泉水,荧煌照乘珠。

沈非将宝契,还与不贪符。

风折璿成浪,空涵影似浮。

深看星并入,静向月同无。

光价怜时重,亡情信道枢。

不应无胫至,自为暗投殊。

形式: 排律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仙郎膺上才,夜宴接三台。

烛引银河转,花连锦帐开。

静看歌扇举,不觉舞腰回。

寥落东方曙,无辞尽玉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日南长至

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

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

晷度经南斗,流晶尽北堂。

乍疑周户耀,可爱逗林光。

积雪销微照,初萌动早芒。

更升台上望,云物已昭彰。

形式: 排律 押[阳]韵